回复审稿意见也是学术写作的重要内容。下面我先讲格式,再讲写作内容的技巧。
回复审稿意见,一般要准备三份文件,cover letter, revised manuscript, response letter.
Cover letter与第一次提交文章的cover letter格式一样,但是要列出这一次的文章修改主要解决哪几个重要的问题,并且明确表达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修改,恳请editor考虑接受我们的文章。
revised manuscript是修改后的文章。revised manuscript的格式需要做到两条:
Response letter是针对reviewer审稿意见的point-to-point的回复。
下面着重讲response letter的格式,有以下要求。同时,我提供了response letter的一个模板范例。
与正文一样加行号,页码。
每个reviewer分页。
如果有多个reviewer,首先把每个reviewer的意见在word里面用分页符分开(另起一页)。然后用类似"Reviewer #1", 来作为这一页的起始,居中。
每条意见标号。
针对每条reviewer的意见,给其标上要点符号,比如第一个reviewer的第一点,标为Point 1.1, 第二个reviewer的第5点,标为Point 2.5. 所有reviewer的问题,无论其说的major issue或者minor issue,都按从major到minor标好。这里Point 1.1几个字表在每一段的开头,加粗不缩进。
另外,并不是只有针对文章的问题,或者批评才需要标出要点和回复。reviewer的意见一般第一段是总结对文章的理解,然后会说一些文章的优点。这些同样也建议作为要点标出,并且可以选择性的附和或者感谢reviewer。
紧接每个要点写回复。
所有自己回复的内容,字体全部调成红色,和reviewer的意见内容区分。
每个点分为回答和行动(action)。
每个点的回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首先是针对这个reviewer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,阐述自己的观点,回答或者反驳。其次是“Action” (加粗),意思是针对这一点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,例如,我们修改了正文的lines XXX-XXX和lines XXX-XXX,我们加了哪些分析,可以参见lines XXX-XXX,我们加了Fig. XX,等等。action这一部分并不是必需的,因为有些问题,仅仅理论解释就可以回复。但是,只要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改,都要清楚协写出比如你改了那几行,或者是怎么改的。把理论解释和措施分开的好处是可以让reviewer明确你到底采取了哪些实际措施。
在action里面复制正文修改内容
在action这个里面,我们可能会复制一下我们在正文里面改的内容,这样reviewer就不用往返的对照response letter和revised manuscript来看。复制正文修改的内容,用斜体,以及整体向右缩进两格。
回复过程中需要插入文献和图片的的,格式和正文一样。图片用类似Figure R1来标识。
关于回复的具体内容,有这样两个原则:
具体来说,还有这样几个细节
Review意见最开始的一段一般是reviewer对这篇文章的总结。如果reviewer的总结是对的话,一定要明确感谢reviewer理解对了我们的文章。如果其中有偏颇,先感谢reviewer,然后说其中有一些部分不太准确。
Reviewer意见的第二部分,一般是对这篇文章的表扬,说肯定的地方。这部分也要明确表达感谢。
其余批评意见的回复,在正文做了任何修改,一定要在action部分